本篇內容中公事業單位(http://www.zgsydw.com/)提供申論知識點《校閱改錯題之病句修改的作答方法(三)》。文章內容包括“材料邏輯結構”這一部分知識點。
邏輯推斷,是指根據上下文已有的信息,來推測斷定作者所要說明內容的一種方法。此方法適用于觀點性錯誤的校閱改錯題,這類題型的材料一般為短文,邏輯性較強,先說什么,后說什么,都按照行文規則安排,我們從材料的邏輯結構入手,可找到解題突破口。材料邏輯結構有兩類,一類是對比,一類是轉折。
一、對比
對比手法的運用,在校閱改錯題目中,無論是兩體對比還是一體兩面對比均是為了突出“不同”,而下文論述的內容,多是分析“不同”產生的原因。
【示例】
布朗和同事們選取的研究對象是臺灣原住民的9個族群因為他們之間存在著高度的地理隔離,而且原住民的音樂也已經得到很深入的研究。在當地民俗音樂學家的幫助下,布朗收集了共計220首原住民集體歌曲,包括合唱或者樂器合奏布朗認為,集體歌曲更適用于追蹤和記錄長期的遷徙歷史,因為它們相對于單人歌曲而言,其變化性要更快,在進化上更加開放。
【分析】
根據上下文段對比可知,變化性慢、進化上保守才是集體歌曲適用于追蹤和記錄長期遷徙歷史的原因,變化性快、進化上開放的是單人歌曲,并不適用,末句原因分析有誤,應改為:其變化性要更慢在進化上更加保守。
二、轉折
轉折指的是材料先分析一種情況,然后筆鋒一轉,出與此不同的其他情況。這種情況下,后文一般是論述與前文相反的情況。
原文鏈接:校閱改錯題之病句修改的作答方法(三)
移動端訪問鏈接:http://m.www.nxljshy.com/ziliao/20190701/6353_1.html
Copyright © 1999-2020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.All Rights Reserved
全國統一報名專線:400-6300-999 網校報名:400-900-8885 圖書訂購:400-6509-705
京ICP備10218183號-39
京ICP證161188號
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593號
出版物經營許可證新出發京批字第直130052號
營業執照 投訴建議:400 6300 999